东往东来: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的学术讲座

 

 

12月15日晚,日本成城大学陈力卫教授应我院邀请在101会议室展开了一场题为“近代概念的形成与中日词汇交流”的学术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禹玲教授负责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吕爱晶教授、日语专业部分老师以及全体研究生到场聆听。

陈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中日词汇的交流。首先,陈教授回顾了中日语言交流史。主要对比了近代中日语词的增幅以及日本经由中国渠道接受西方知识的必要性,发现近代以来日语词的增长带动了中文词的增长幅度。

之后,陈教授阐述了19世纪日本经由中文渠道接受西洋知识。陈教授认为,中国的新词并不是单一的从日本方面接受过来,而是在19世纪,日本先接受了中国对西方知识的译作,从中将中国译注的词语传到日本,再从日本回流到中国。以柳原前光购买汉译西书以及《博物新编》、《地学浅析》和《万国公法》中的新词为例。

然后,陈教授指出,日本直接汲取西洋知识所产生的新词的构成主要从三大方面,即直接采用近代中文新词、用中文古典词来翻译外来概念以及日文独自的翻译和创造,如“地球”、“经济”、“元素”等词。

最后陈教授讲授了近代日本对中国及亚洲各国的影响。19世纪以前,中国的知识不断涌向日本,而20世纪后,日本逐渐成为新知识的发源地,向亚洲各国传播。陈教授认为,中日通行词的大量存在导致近代概念的共同理解,即便研究有时代局限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以及中日交流的频繁,都会对近代词汇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讲座互动环节,日语专业老师以及同学分别向陈教授提出日本译词回流的适应过程、新词进入中国的接受度以及日本对汉字的使用等相关学术问题,陈教授均予以耐心解答,同学们受益匪浅。陈教授以扎实稳重的讲座风格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师生们对近代中日词汇的交流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