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通知新闻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4 23 日下午 16:00-17:40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教授应我院邀请于外国语学院 101 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 翻译路径及其研究 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胡剑波副院长主持,参与者有我院部分教师、翻译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学科英语硕士研究生。
讲座伊始,王克非教授剖析了近年外语类研究在学术研究领域以及国家课题中的发展趋势,指出基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外语类的课题数量的增多主要是在翻译研究课题上的增多。王教授说,由于翻译研究中普世性与理论深度的要求,我国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还拘于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希望我们的青年一代在翻译研究中能从 学着走 自己走 最终达到 领着走
讲座中,王教授从何为翻译路径、不同路径的表现以及中国特色翻译研究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讲说。首先提出国际上对翻译的认知为 拿来主义 ,且中国的翻译实情为 入超 ,即译入(外语作品中译)超过译出(中文作品译为外语)的 90% ,认为不论是译入还是译出皆为一种补充文化不足,汲取精华的过程。王教授从方向上,将翻译分为从母语到外语和从外语到母语,认为研究方向是说译者从其第一语言、母语或优势语言译出,或者反之;从路径上,分为译入和译出,并提出翻译路径不是英译汉或汉译英的方向如此简单,路径关注翻译活动的发起者,翻译活动的目的以及其效应等方面问题。方向注意教学上的区分,是语言层面的;路径关注交流的渠道,是文化层面的。翻译的主要路径及其表现为:译入 = 拿来、撷取,指中日近代对西方思想的撷取;译出 = 送与,指 1950 年代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中转 = 带取,指传教士等的译介。最后,王教授通过比较典籍《红楼梦》简要介绍了进行中国特色研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讲座的互动环节中,王教授就译入与译出的视角等有关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并认真详细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王教授以渊博的知识和风趣的演说,让我院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