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上午,湖南省“语言研究与国家治理”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七讲“翻译现代性——明清到五四的翻译”在外国语学院102会议室举行,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赵稀方教授,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禹玲教授主持。
赵教授首先从翻译作为一种方法入手,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的“文化研究转型”。赵老师指出,文化研究视野里的翻译研究由研究“翻译如何对等”到“翻译为什么偏离”。而翻译偏离的原因是历史语境的变化,于是,翻译成了文化冲突与协商的场所,也给我们以翻译为线索考察中国现代思想的生产提供了可能。
接着,赵教授以后殖民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列举了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等作家及其作品中的翻译,解释了晚清至五四甚至当代文学、文化翻译实践中,翻译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归化”背后的主要成因。而归化的具体分析,正可以运用到中国对于俄苏文学的形塑上。
随后,赵教授从翻译改写的角度,以《茶花女》和《毒舌圈》两部译作为例子进行了分析。赵教授指出《茶花女》是中西文化在情感心理层面上的一次碰撞。林纾在翻译中以中国传统范畴重新构筑了这部法国爱情小说,将原作的核心词汇由“爱情”转换为了“忠贞”。而《毒舌圈》作为侦探小说,一方面通过翻译西方的法律制度等,体现出一种“现代性”的面向,批判中国传统;另一方面却又从中国传统出发来选择和改写西方现代性。
最后,赵教授从翻译对象选择的角度,论述了翻译现代性的过程。通过对陈独秀、胡适以及周氏兄弟以及延续和光大周氏兄弟的翻译传统的矛盾等思想与贡献的介绍,阐明了中国现代翻译如何成功实现转型。赵教授指出了五四时期的两大文学派系——“学衡派”与 “新青年派”的差异,并不在于是否引进西方,而是该引进哪个部分,是当代文化还是古典文化。 “新青年派”往往整体性地想象西方现代性,而“学衡派”的思想理念是融通中西文化,一方面阐述国学精粹,另一方面介绍西学经典。
讲座提问环节,赵教授耐心解答了在场学生和老师提出来的问题,现场气氛友好而热烈。禹玲副院长对本场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赵教授从文化翻译研究的视角为我们重新思考翻译和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提供了匠心独具的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