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2日上午,湖南省“语言研究与国家治理”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外语楼102开讲,主题为“语言民族性视域中外国语言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思考”,主讲人为湘潭大学季水河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周启强教授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曾建松副教授共同主持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季教授通过阐述网络用词“逼”的乱用现象整治、新闻治理委员会治理新闻乱象等例证引出本场讲座的主题,从语言民族性与外国语言研究者的主体性,阐释“语言研究与国家治理”的主题。
季教授在第一部分语言民族性的含义与层次中,首先介绍了民族与民族性的含义,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共同性与不同点。他指出语言民族性的特点体现在民族的历史中、国家的治理中与群体的特征中;从语言具有民族性的角度看,语言具有三重意义,即语言是一个民族内部交流最有效的工具,是一个民族心理的形象化显现,也是一个民族记忆的符号系统。
在论及外国语言研究者的主体性时,季教授例举在不同阶段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带领学生区分与理解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这些哲学范畴概念,指出自由思考,自觉行动,自主判断是构成外国语言研究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并强调外国语言研究者的主体性有利于提升研究者的文化自信,增强研究者的文化自觉,实现研究者的文化创新等三大意义。
在谈到外国语言研究者主体性的表现时,季教授特别指出,外国语言研究者既要站在民族立场看待外国语言,也要为着民族需要研究外国语言。前者包括站在本民族立场吸收外国语言和认识语言冲突;后者包括一是借鉴外国语言认识自身语言,二是利用外国语言传播民族文化,三是归化外国语言适应民族文化。最后季教授引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的短诗《自由,爱情》的三个译本对比,阐明外国语言归化为本民族语言与本民族文化的适应性与协调性。
在讲座提问环节,季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曾建松副院长对本场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发言,认为季教授为外国语言研究者解答了为什么做科研,怎样做科研,做什么科研;呼吁同学们要向科研标杆季教授学习,广泛读书,积累知识,认真学习研究范式,致力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