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1):21世纪美国小说发展趋势及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7月15日上午10:00至11:40,暑期研修班第1讲之“21世纪美国小说发展趋势及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讲座在外国语学院201会议室举行,主讲人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景华教授负责主持。

讲座伊始,曾教授讲述了美国文学的发展史,详细的介绍了不同时期美国的主流文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到同学们进入到21世纪美国小说的发展。曾教授指出当今美国文学主要呈现出多元性和多变性。新的文学体裁崭露头角,其中包括“小妞文学”、非虚构文学作品、食品文学曾教授还强调文学创作与学术批评对文学思潮的研究和推广。文学批判在当今美国主要转向三个方面。第一,转向种族划定与分裂、性别、阶级、代沟等,例如Diaspora(散居社团)、BorderBoundary-crossing(跨越/跨接线)、第二,在学术会议发言、学术论文和专著所用的题目里的时髦字与词,例如Re-defining新定界)、interrogating the identity of,(质询自我)、第三,读书会和书评对文学的创作、出版和评价对美国文学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曾教授还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美国文学的争议,即“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争、后现代主义小说之争和文学创作与学术批评之争。

   然后,曾教授主要讲授了美国9·11文学,9·11小说一方面再现了集体创伤及创伤的治愈,另一方面还再现了政治事件对个人空间介入的影响,具有在创伤中反思的正式倾向。同时,21世纪美国的族裔文学继续蓬勃发展,教授认为这类文学在保持种族文学身份的同时,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回应语境的变化,以更加包容的姿态拥抱自己的传统和内部的多元化,显现出更大的民族自信和艺术自信。此外,回忆录文学、战争文学和新现实主义文学也逐渐走向主流。


最后,曾教授指出21世纪美国文学在中国研究现状,她旁征引博,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讲解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对9·11、族裔文学的研究是现在的热点,但是对于现代主义、晚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梳理却不够。曾教授表示,中国学者应当从美国文学自身的传统对美国文学进行批判性研究,以中国学者的视角,而不是西方或者美国学者的视角。曾教授还告诫同学们多阅读书籍,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知道如何对话,才能让我国的文化走出去。

讲座互动期间,同学提出文学研究的意义以及如何保持文学研究的初心等问题,曾教授表示兴趣是驱使学习的主要推动力,文学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发散人的思维。不同于文学阅读,文学研究要求我们去挖掘更多的知识,限于阅读。此外,曾教授还指出文学研究不仅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还会让我们终身都具备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从多维度认知世界的方法,这也是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质。还有同学问道论文的写作问题,曾教授表示,写论文前提在于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将理论内化于心,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曾教授的讲座字字珠玑,让同学们不仅了解到美国文化的发展,同时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视角参考。

                                          (文:尹恒/唐恬;图: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