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通知新闻

2022年湖南省“语言研究与国家治理”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10):外语学习与文明互鉴

2022年7月15日下午,湖南省“语言研究与国家治理”研究生暑期学校第十讲“外语学习与文明互鉴”在外语楼102会议室举行,主讲人为湖南大学刘正光教授,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张瑞鸿教授主持。

首先,刘教授论述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反映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学习外语能够让我们具有国际视野以及人文情怀。接着,刘教授聚焦于“经验的价值”,他通过举出英文中的“impose”“depose”“repose”与中文中的“晨”“旦”“曦”“旭”等例子来论述语言与人类经验密不可分的关系。刘教授用“left behind”在不同语境中对应中文的“忘记”“留下”“忘却”“珍藏”的不同内涵意义,并用雪莱的诗歌Ozymandias在时态与指示语等方面透露诗人的深邃思想,足以可见“语言的张力”。他结合“make”和“do”的含义区别、“前”和“后”二字在中英文中不同时空意义等例子,来说明中英文不同“认知的方式”,即英文多采用分析性思维,而中文多采用综合性思维。随后,刘教授基于大量的中英文实例,逐一论证了“思维的活力”“逻辑的力量”“内心的折射”及“文化的制约”,强调不同的语言形式就会表达不同的意义。引用的实例丰富鲜活,从词、短语、句子到小说篇章,刘教授讲解入木三分又深入浅出,有中英文比较,有规范小句与非规范小句对比,也有一文多译版本比较与评析。在座师生既领略到语言的魅力,又感叹于大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琢磨与深究。

最后,刘教授用中英文公示语、精美时文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等实例,重点阐释了“文化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在阐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刘教授强调每一种语言与文化文明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他们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呼吁外语学习者要努力修炼语言“功夫”,致力于全球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互鉴,尤其是把能够反映人世间真善美的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这也是外语学习者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机遇。

    张瑞鸿教授对本场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刘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语料让我们感受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魅力,同时也为我们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如何进行文明互鉴以及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启发。

image.png

4b875ae19e06438ebe5b02fb4e41897a.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