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通知新闻

2022年湖南省“语言研究与国家治理”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21):翻译与国运兴衰

7月23日下午,湖南省“语言研究与国家治理”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二十一讲“翻译与国运兴衰”在外国语学102会议室举行,主讲人为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本场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景华教授主持。

王教授首先介绍了翻译的定义,他认为翻译意味着把一种语言所传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体现出来。同时他介绍到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语际翻译即跨语交流,具体表现为口译、笔译、跨语阅读、跨语会话以及受跨语交流的启发而写出的文本。从这个角度看,学外语实际上就是在学翻译,翻译就成了外语学习的终极目的。因此,翻译也就成了外语学习的终极检验。

王教授介绍完翻译的社会功能之后,从历史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翻译与国运的关系,王教授发现中国国运兴衰的曲线与翻译事业兴衰的曲线若即若离,大体一致,他用两波新知注入来论述这一观点。王教授首先介绍了新知注入的第一波,即佛经翻译与汉唐的文化繁荣息息相关,王教授列举了汉唐时期重要的佛经翻译家,如道安、鸠摩罗什,玄奘以及他们的重要性。并表示如果国家层面上出现翻译不作为,思想则会逐渐变得封闭与保守,国家久而久之难免会走向积弱而亡的下场。随后,王教授讲解了新知注入的第二波,即西学东渐与现代繁荣。西学东渐的第一个阶段是耶稣会士的翻译,第二个阶段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而第三个阶段则是改革开放至今的综合翻译。从第二波新知注入来看,王教授指出作为一个国家,种种历史事实表明不翻译才会贫穷,继而挨打,因为不翻译才是落后的根本原因。

在详细分析国内历史上翻译与国运兴衰的关系后,最后

王教授把话题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列举了翻译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翻译与美帝国的崛起以及翻译与日本帝国的崛起。最后,王教授总结翻译、知识与国家富强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翻译可以引进知识,推动国家进步与造就国家富强。

在与专家交流环节中,有同学向王教授请教佛经当中的叙事是否促进了小说发展的问题,王教授认为佛教与小说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在佛经之前,中国是没有小说的,小说的雏形散见于秦汉以前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而佛经在汉朝传入中国以后,佛经的叙事方法在小说中逐渐流行,推动了当时小说的发展。问答环节过后,张景华教授对王教授这次讲座进行总结,他非常赞同王教授关于翻译与国家命运“译”荣俱荣,“译”损俱损的看法,希望学习外语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学好翻译,讲好中国故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