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新闻

通知新闻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中国人民大学耿幼壮教授来我院讲学

 

4 16 日下午 2:30 4:00 ,中国人民大学耿幼壮教授应邀来我院 101 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俄狄浦斯王》的现代诠释”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景华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
首先,耿教授简单介绍了《俄狄浦斯王》的作者索福克勒斯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并且提到当时希腊最为流行的一个观点——神人同形同性说,从中说明当时神的创造和艺术家的创造之间的同构关系。接着,他以图片呈现的方式向听众展示了《俄狄浦斯王》里面的重要情节以及家族关系。然后,耿教授介绍了各个时代对这部经典的阐释。罗马人改变了希腊人对《俄狄浦斯王》的基本认识,将这部戏剧看作是追寻知识和真理的宣言。文艺复兴时期,《俄狄浦斯王》被音乐家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18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者德莱顿、伏尔泰等人又对俄狄浦斯这一角色进行了再创造。到了 19 世纪,黑格尔最终确立了《俄狄浦斯王》在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进入 20 世纪,这部著作成为许多人讨论、创作和演出的对象。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所写的小说《忒修斯》为读者了解《俄狄浦斯王》打开了大门,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将这部作品引入到了心理学领域,而他的好友达利也画了著名作品《俄狄浦斯情结》。在电影界,帕索里尼拍摄的《俄狄浦斯王》将不同的时代完美结合起来,希区柯克拍摄的《爱德华大夫》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展示了俄狄浦斯里面割眼这一经典情节,而布努埃尔拍摄的《一条安达鲁狗》则是现代主义者对《俄狄浦斯王》的诠释。最后,耿教授介绍了近年来《俄狄浦斯王》的戏剧表演,包括 2003 年一场在伦敦桥下的露天演出,该演出试着恢复古希腊户外演出的表演形式; 2010 年浙江京剧团改编的《王者俄狄》; 2014 年日本演出团以能乐形式改编的《俄狄浦斯》。意大利戏剧导演卡斯特鲁奇于 2015 年再次将这部经典搬上舞台,还在情节设计和舞台布置上融入了基督教的元素。
耿教授表示,《俄狄浦斯王》之所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对自己身份的不懈追求。同时,他建议在关注某部经典著作的时候,不仅要对著作本身了然于胸,还要了解这部作品对他人创作的影响,一直保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