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5):“割让”“香港”:鸦片战争前期 中英谈判的翻译问题





717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应我院邀请,于外语楼101会议室开展主题为“‘割让’‘香港’:鸦片战争前期中英谈判的翻译问题”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书记周启强教授担任主持,禹玲、张琪、唐忠顺等老师以及暑期学校学员聆听了此次讲座。

“知古鉴今,这就是翻译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讲座开始,王宏志教授便指出了翻译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即翻译改变并影响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向。王教授以“鸦片战争”为典例,例举出关于鸦片战争研究的国内权威学者-茅海建老师,表示在其研究中中文材料用得很好,但缺乏西方材料,并认为缺乏的原因主要存在两个:一是由于材料的特殊性,无法搜集到;二是由于外语理解问题,无法掌握材料内容。接着,王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在国外所拍摄的《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原稿,以证明西方材料的可搜集性,并通过对比国内官方文献、已出版回忆录以及英国国家档案局所藏英国外交部档案中对史料记载的完整性,指出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客观可信度,强调其重要性。

讲座中,王教授用“翻译”来解释“割让”和“香港”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抛出了“翻译在哪里”的问题,引入《南京条约》中涉及香港岛的文字表述,接着循序渐进地以“香港”、“香港岛”、“红江”、“红坎”、“红坎山”等详细的翻译个案为切入点,辅以众多鸦片战争方面的研究专著以及大量真实史料,例如: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和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 1814-1843)父子、琦善等人的照会文书、奏折等,对“翻译在哪里”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认为翻译存在于历史之中,并分析了翻译可能引起的历史影响,引人入胜。最后,王教授特别提出了其在研究中拟处理的关键问题就是“为什么会翻错?”,在这种“错译”情况下,双方谈判代表对所割让的土地理解不一样,在史书记载中,琦善描述的“香港”仅是一小块土地,而早在1816年,英国方就以island一词表示这不是一块小地方,是一个海岛。且“割让”一词也是由 be permanently given up不恰当地中译过来,意在表明这块土地并不是永久属于英国,此类表达还有“寄居”、“租借”等。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学员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王宏志教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逾十年,此间奔赴香港、北京、伦敦等地,得以翻阅大量海内外的一手材料,卷帙浩繁却从未放弃,他锲而不舍、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精彩的翻译讲座,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让大家真实地感受到翻译在各国历史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文/图: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