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系列(9):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建构

7月19日上午,应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任东升教授在外语楼101会议室作了题为“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建构”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景华教授主持讲座,暑期班全体成员到场聆听。

任教授用“湖南人不吃辣难受还是山东人吃辣难受”这幽默诙谐的提问开场引发了所有在场师生本次讲座的兴趣与关注。任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国家翻译实践”的三个层面,“国家”、“翻译”和“实践”三者缺一不可,作为一个“新概念”。由于现在已有学者提出“国家机构翻译”(耿强 2012)和“政府译介模式”(倪秀华 2012)等概念,所以“国家机构翻译”还是一个“新概念”。国家层面,是指“国家翻译实践”必须是由国家组织或安排的翻译实践活动,处于国家层面,而不是单纯的政府层面。例如唐朝僧人西行到天竺取经,取得真经回到中土大唐后,僧人将梵文佛经译为中文,促使佛教在唐朝广为传播。任教授举了爱中国和爱北洋政府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别,解释了“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中的“国家”维度。然后,任教授又举了西方国家对《圣经》(希伯来语)翻译的实践为例,对于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翻译实践活动,往往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翻译实践中的学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现有的翻译做评价,必须要清楚认识翻译的本质,是人类处于交际需要以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为媒介的跨文化思维活动和生产实践,这是翻译实践的界定。

任东升教授学识渊博,语言生动,讲解深入浅出,特别是讲座内容条理清晰,逻辑连贯,在座听众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任东升教授耐心又专业地解答了师生提出疑问针对国家翻译政策是否有明文规定,任教授回答道:“翻译大家们都制定了不同的翻译原则,但不能算是翻译政策,因为政策往往是由国家制定,而翻译原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并不是说这些翻译原则就可以当成翻译政策。”讲座临近尾声,任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近年系列研究成果,鼓励在场有兴趣的青年学者们可以尝试相关研究领域的开拓。本次讲座是暑期学校讲座系列第场,任教授的报告为大家提供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