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名称:希腊人有多理性? 
  
 
   
   主讲人:阮炜 
   教授 
  
 
   
   时 
        
   间: 
   2018 
   年 
   12 
   月 
   20 
   日 
   15 
   :00 
  
 
   
   地点:外国语学院 
   101 
  
 
   
   讲座简介: 
  
 
   
   因特殊的自理格局和自然环境 
   , 
   晚至 
   " 
   轴心时代 
   " 
   ,古希腊脱魅程度仍很有限 
   , 
   怪力乱神思维仍然盛行 
   , 
   这就难免对新近出现的理性化程度更高的精神样式 
   philosophia 
   产生影响 
   , 
   使 
   " 
   哲学家 
   " 
   新思维与神话旧式思维之间出现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这就是为什么不仅被视为保守的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 
   , 
   而且公认的唯物论者如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哲学也未能摆脱诸神的纠缠 
   , 
   甚至公认最彻底的古代唯物论者、原子论首倡者德谟克利特也非严格意义上的无神论者 
   , 
   而很大程度上仍是个有神论者。尽管如此 
   , 
   古希腊的脱魅虽采取了一种神学与哲学纠缠不清的 
   philosophia 
   的样式 
   , 
   同先秦中国儒道哲学和史学思维相比 
   ,philosophia 
   明显依赖于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 
   却不能简单地斥之为 
   " 
   迷信 
   " 
   。同之前支配希腊人头脑的神话相比 
   ,philosophia 
   终究是 
   一种理性化程度更高的思维样式。 
  
 
   
   主讲人简介: 
  
 
   
     
   阮炜, 
   1986 
   年获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1978 
   年至 
   1989 
   年受聘于四川师大, 
   1989 
   年至 
   2018 
   受聘于深圳大学,现任湖南师大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教授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英语文学研究、中西文明文化比较研究、西方古典学研究及时评。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在《外国文学评论》《读书》《国外文学》《文学评论》《世界宗教研究》等博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大众日报》《澎湃网》《观察者网》等平面媒体及电子刊物发表论文及时评近一百篇,出版《 
   20 
   世纪英国小说评论》《文明的表现》《不自由的希腊民主》等著作,主编《西方古典学译从》。代表性论文有《巴恩斯与他的《福楼拜的鹦鹉》》《“历史”化内的叙利亚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