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 
   :“寒山 
   - 
   禅 
   - 
   生态”: 
   加里 
   · 
   斯奈德神话长诗中的创意诗学传统研究 
  
 
   
   讲座人 
   :谭琼琳 
     
   教授 
    ( 
   湖南大学 
   ) 
  
 
   
   时  
   间 
   : 
   10 
   月 
   31 
   日(周二)下午 
   16:00 - 17:40 
  
 
   
   地  
   点 
   :外语楼 
   101 
   会议室 
  
 
  
      
  
 
   
   讲座内容简介: 
  
 
   
     
  
 
   
   加里·斯奈德( 
   Gary Snyder 
   , 
   1930-  
   )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生态诗人之一,其诗歌大致分为两类:抒情诗和神话诗。斯奈德的早期诗作《神话与文本》( 
   Myths & Texts 
   , 1960 
   )是其最具代表的神话长诗,由“伐木”( 
   Logging 
   )、“狩猎”( 
   Hunting 
   )、“燃烧”( 
   Burning 
   )三篇构成,每篇分别有 
   15 
   、 
   16 
   、 
   17 
   首诗。学术界对这部作品评价颇高,称之为“美国新诗”运动的分水岭。 
   当然,这也是一部深邃难懂的诗作,因为诗人旨在“孵化一个新神话”,将“北美、北太平洋、远东紧密相连”,让读者对佛祖、湿婆、观音、世阿弥、不动明王、禅宗公案等事物不再觉得新奇,因为他们“属于我们整个地球遗产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宇宙神话文本。关于诗中出现的一些中国意象,如寒山、杨贵妃、八大山人、赵州从谂等,以往的研究只是将它们视为辅佐诗人重构西方神话的单个东方文化因子,忽略了整体性作用,即它们是否能构成一个连续体,是否能与诗人所创造的新神话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质疑实际上是西方学术界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个研究命题,即“寒山 
   - 
   禅 
   - 
   生态 
   ” 
   能否视为 
   斯奈德作品中的创意诗学传统 
   。 
   本文对该命题进行逻辑论证,认为它是一个有意义的连续体。根据复调神话的观点,基于长诗《神话与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诗人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所寻觅的各种代理人或集体生命力构成了一个多声部的“神话”与“文本”,伴随着诗人或“我”开启了寒山式英雄传奇之旅或悟道之行。在这个创意诗学传统中,寒山只是一个引子,禅宗所蕴含的生态哲理思想则是内核,对解决当今一些生态危机问题是一剂良好的疗方;其叙事模式有助于诗人在创作中达到“孵化一个新神话”的目的。 
    
  
      
  
 
   
     
  
 
   
   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