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banner

banner

隆隆冬意寒,诗歌探讨暖--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当代英语诗歌前沿研究高端论坛”国际会议


 

为增进学界对当代英语诗歌及其前沿研究与趋势的了解,探究当代英语诗歌所反映的当今文化观念与社会现实,在疫情常态下学术交流不断线,继续推动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国际学界、国内同行的交流合作,促进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0201219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与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英语诗歌前沿研究高端论坛”国际会议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成功举行。

论坛伊始,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景华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张跃军教授代表协会对外国语学院举办本次国际高端论坛予以感谢。他简介了参与本次国际论坛、活跃在中外诗坛与诗歌研究前沿领域的专家,并指出这是该协会成立以来首次重大的国际线上学术活动。

张院长发言_副本.png

加利福利亚大学的黄运特教授以“当代美国诗歌走向”为题首先发言。黄教授身为今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评委,分析了今年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歌奖的五位诗人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文学思想,指出今年入围的《星星论》《边疆启示录》等五部诗作,均出自华裔、韩国裔等美国少数族裔诗人之手,体现了少数族裔作家创作水平的高度;少数族裔诗人对今年诗歌奖的包揽挑战了传统白人主流文学与白人文化霸权,谱写出一曲多族裔与多元文化交织的奏鸣曲。

加州州立大学的卢嫣美(Lauri Scheyer)教授以“非裔美国诗歌对玛丽莲·陈(Marilyn Chin)的影响”为题阐释了非裔美国诗人与诗歌对当代美籍华裔诗人陈的影响。她指出其作品除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外,还大量提及与引用了美国非裔作家的作品,非裔作家的美学思想、双重意识、重构少数族裔的性别身份与文化身份的希翼等都深刻影响着陈的诗歌创作。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以“聆听经典:声音作为重新发现英语诗歌传统的路径”为题剖析了英语诗歌的声音存在及其功能。他认为现当代英语诗歌的文字的声音介质与视觉文本形式互动加强了诗歌意义的密度和质感,增强了媒介形式的戏剧性 ,突出了媒介间的对抗性和声音视觉化。

北京师范大学章燕教授以爱尔兰当代诗人谢默斯·希尼的诗歌为例探讨了当代英美诗歌中现实与艺术的融合问题。章教授认为希尼的诗歌强烈表达了他对北爱尔兰政治问题的现实关切,指出其诗歌对现实的表达是通过客观现实与诗人的主观感受融合,以艺术的方式对诗人的情感进行艺术转换,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对现实进行书写而实现的。

广州大学黎志敏教授以“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生命哲学’:将生命意义融入对美的追求”为题分析了美国诗人狄金森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认为狄金森在诗作中以理性直面死亡,超越死之恐惧与对死亡的排斥心理,体现出积极的人生哲学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见。

合影2_副本.png

主旨发言结束后,学者们还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们的问题。在友好热烈的探讨中,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吕爱晶教授宣布会议圆满结束。本次会议是外国语学院首次以线上形式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共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及师生参与,是外国语学院在疫情常态下,以“互联网+学术”思维坚持学术交流的表现,进一步推动与深化了外国语学院与国内外学界的合作与沟通。